•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西安市基督教发展现状与其中的民俗化现象研究

    西安市基督教发展现状与其中的民俗化现象研究

    时间:2020-04-24 05:16:4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运用社会学的方式,对西安市基督教总体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在这之中,西安市基督教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产生了融合的现象,这种现象也代表了如今我国基督教文化的发展趋势,文中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角度对基督教民俗化现象做出了理性的剖析。

    【关键词】:西安市,基督教,发展现状,民俗化现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思潮逐渐走向开放,民众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也由以往的排斥与否定,逐渐转向理解与接纳。改革开放后,经过20余年的教会建设探索,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于1998年提出了“四个必须”[1],成为21世纪我国基督教建设的指导方针,标志着我国基督教发展步入了独立自主、兼容并包的新道路。

    西安市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内陆城市,传统文化气息浓重,但同时,西安市基督教在近年来的发展亦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笔者认为,“民俗化”即是西安市基督教发展的推进剂。在本文中,笔者将试图运用调查所得的数据与笔录分析西安市基督教发展现状,并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角度研究与探讨民俗化现象在西安基督教传播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以西安为一个典型的案例,反映出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传统地域的传播方法、自身演变和影响程度。

    一、西安市基督教发展现状探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经济崛起迅速,社会群众的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越来越多的心理需求开始涌现。笔者认为,在这样的一个社会意识的剧烈转型期,西安市基督教会在发展与传播的过程受到了社会经济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传播过程发展出了与社会情况相适应的信徒结构、传教方式、教俗习惯等,这些具体时代下的宗教产物同时也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反映。

    目前,西安市基督教信徒的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有两个分支,其一是各类不同规模的教堂,其二是民间基督教徒自发举办的小型家庭教会。据了解,西安市内的家庭教会大多是同年龄的信徒自发组织起来的聚会。再说西安市内的大型教堂,在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中,由原本的4座发展到了9座[2]。在笔者对位于长安区的长安西街基督教堂的走访中了解到,在2002年长安县撤销改设长安区之前,长安县基督教信众的宗教活动场所多以家庭教会为主。而在改设长安区后,随着人口的不断迁入,过去自发的家庭教会再也无法满足众多的信仰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一些由信徒组成的民间组织与政府部门的不断磋商,长安西街基督教堂在2006年方才正式宣告落成。长安西街教堂的案例可以归纳为“政策推动—经济发展—人口迁入—信众扩大—教会建设”的发展模式。 究其原因,政府的筹建与支持固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这之前,众多小型的家庭教会自发地组织在一起,逐渐形成较为庞大的信众群体。笔者认为,正是我国新时期特殊的城市建设方式决定了这样的发展模式,而社会经济应是西安市基督教发展如此迅速的前提。

    为了解基督教信徒的具体情况,笔者选择了西安市基督教两派中具有代表性的教堂,五星街天主教堂和南新街基督教堂进行了实地走访,并将通过一系列调查所得的资料讯息整理归纳,现呈现如下:

    五星街天主教堂:在2015年11月15日和11月22日两个主日上午8点半到10点的弥撒中,对到场的信众进行了抽样调查。在接受调查统计的79名信徒中,仅有8名男性,约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0%,剩余的则全是女性,占总数的近90%。他们的年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的数据进一步得出,五星街天主教堂的信众年龄主要分布在50岁以上的数据段,占总人数比达到约54.4%,年龄在40到50岁段的中年信徒人群数量也较多,占比达到约19%。而青壮年信徒则较少,年龄在20到40岁的信徒占比仅有27%。在笔者走访其他西安市内天主教堂所了解到的情况中,青年信徒数量一般很少,五星街天主教堂之所以可以拥有较多的青年信徒,与它作为天主教西安市教区的总堂是分不开的,早在2008年,五星街天主教堂就成立了色辣芬青年营,广泛吸纳青年基督教信徒。那么,除了这些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信徒外,其他信徒的职业状况又如何呢?有关这个问题的解答,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对西安市基督新教教堂的调查情况进行阐述。

    (一)南新街基督教堂:在对南新街基督教堂的实地走访中,笔者带领的项目小组采取了典型调查的方式,于2016年3月20日采访了两位在职的牧师,郭牧师和陈牧师,对有关基督新教发展状况做了笔录,现将重要部分截取展示如下。

    笔录1(郭牧师):

    问:你好,能给我们讲讲你所接触到的信徒的一些基本情况吗?

    答:是这样的,在我们教堂的教友中,老年人有很多,在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年妇女,而中青年则较少,他们大多数是已经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信徒几乎没有。

    问:那么,对于一些想了解福音的非教徒,教堂用什么渠道吸引他们呢?

    答:我们教堂开办有慕道班,专门向非教友敞开,在周末或是重大基督教节日,会有唱诗班,我们还会安排教友在一起交流聆听福音的心得,这些也是欢迎非教友加入进来的。

    问:据你所知,信徒中老年人偏多的现象,在本教堂中是一直存在的吗?

    答:是的,我本身从事牧师工作也有20余年了,教友中总是老年人偏多的。

    笔录2(陈牧师)

    问:能给我们讲讲信徒的职业情况吗?

    答:好的。在我们教堂中,老年教友大部分是一些退休的工人或是公务员,在中青年的教友中。许多都是企事业单位的职员,当然,也有一些家庭主妇,是家住附近的。

    问:如今以南新街教堂为代表的新教教堂都是以何种方式正常运营的?

    答:像我们这样的老教堂会有政府的拨款但是不多,因为我们教堂有较多的过去留下来的教产,通过收租的方式获得的资金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其次,教友的奉献也是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笔者认为,结合上面调查所得数据与可以得出三个比较准确的结论。

    (一)因为这两个大型的教堂在他们各自的派别中都具有代表性,因此可以定论,在西安市内,基督教两派信徒群体的年龄都偏向老龄化,20到40岁的青壮年信徒所占比例很小。老教堂的信众来源,一般都是这些教堂邻近社区的居民。

    (二)在教堂的运营方面,许多老教堂靠收租金就可以完成自给自足。而新建的教堂,比如西咸新区的沣东教堂就需要依赖政府的拨款

    (三)结合对南新街教堂的陈牧师的访谈笔录可以得出,退休工人也在基督新教信徒职业分布中占比最大,中青年教徒中有较多的家庭主妇,大学生信徒则很少。综合在五星街教堂走访所得的数据,最终制作出了如下的职业分布情况饼状图:

    二、西安市基督教发展中的民俗化现象研究

    基督教本身作为外来文化,为了适应传统气息浓厚的我国社会,如何让它的社会性价值在传播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基督教的社会性价值符合我国居民的实用理性主义思想[3],为了更好地迎合这一思想,基督教文化往往与民俗文化相融合。在此,笔者试以西安市作为基督教发展民俗化的典型,分例出三个值得关注的基督教民俗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并且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剖析。

    (一)教俗寓于传统的庆祝节日方式:在春节期间对几座大型教堂的实地走访中,笔者注意到,在教堂房屋的门窗上,都贴有对联,内容大致都是庆祝新春佳节的。这说明,教堂内的神职人员十分重视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无论是出于迎合教徒传统观念的目的,还是一直以来教堂的春节习惯,贴对联这一民俗文化完美的融入了教会文化之中,成为西安市基督教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另外,由于基督教教义的影响,信徒们(包括神职人员)摒弃了一些传统节日中的陋习,如在清明节扫墓时不再烧纸钱,而改为更加文明的为死者祷告的祭拜方式。

    (二)用陕西方言传教:由于老年人群体在信众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因此用陕西方言传教的这种现象,在西安市基督教堂中十分明显。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老年人群体中有许多人不精通甚至不会说普通话,他们在成为信徒以前,都是以陕西话与其他同龄人进行交流。为了方便老年人更易理解有时晦涩难懂的福音章句,西安本土的牧师或神父都会采取使用陕西话传教的方法,这是一种富有人性化色彩的民俗化现象。

    (三)赞美诗中的民俗化现象:信徒在颂唱赞美诗时往往会吸收本土的民俗文化,并加以自己的理解,“逐字逐句加以推敲,对押韵也相当注意”[4]。例如在《千古保障歌》[5]中,出现了“恍若初闻子夜钟声”、“时间似大浪淘众生”这样的具有明显民俗诗歌特点的词句,反映出西安市基督教对于民俗文化的灵活运用。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生活中智慧的结晶,一直是我国本土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如今的学界一直关注基督教文化与本土传统文化的融合现象,不仅是因为我国基督教在“三自”原则下的发展具有其历史特殊性,更是因为这一现象代表了社会发展新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情况。正如卓新平先生曾提出的“文化批戴”与“文化融入” [6]所说的那样,任何外来的文化想要立足于长远而发展,必须深深根植在所传入地区的本土特色文化之中。基督教在西安市的传播与发展中出现的民俗化现象,代表了我国社会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参考文献

    [1] “四个必须”:即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必须坚持爱国爱教、必须努力增进团结、必须大力落实三好

    [2] 来源于《西安地方志》,2010年版。

    [3] 李泽厚,《漫说“西体中用”》,孔子研究,1987年1月刊。

    [4] 王鑫,《基督教(新教)圣诗音乐中国本色化探析》,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硕士论文,第56页

    [5] 来源于《新赞美诗400篇》,陕西省基督教两会出版,2006年版。

    [6] 卓新平,《全球化与当代宗教》,《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3月刊。

    相关热词搜索:基督教西安市民俗发展现状现象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