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在韩华侨_在韩华侨的“中国心”

    在韩华侨_在韩华侨的“中国心”

    时间:2019-02-16 05:46:1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十一”国庆大阅兵的群众游行队伍当中的华人华侨彩车“我的中国心”使我联想到了在韩华侨。笔者在韩近十年的留学生涯中,曾接触过从事不同职业的华侨,想必,他们此时的心情也一定是激动万分。
      提到华人,人数众多也许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可能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能很容易找到华人。尤其是在韩国这样较小的国家里,自一九九二年中韩建交,在近些年来交往频繁的情况下,华人更是比比皆是。笔者留学的时候,一位韩国朋友曾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你们中国人在食堂里吃饭时总聚在一起,一下占上两排餐桌,我们坐在中间的时候感觉自己倒像到了外国。”我想,这位朋友的话是在间接地倾诉:中国人太多,队伍太大,给人以压力。尽管这种压力并不是中国留学生们有意造成的。
      近几年,随着国家的发展,华人这种“强大群体”的形象也在不断被放大。但是,有一个角落我却不知道如何去解释,那就是在韩华侨。在韩华侨是一个很特殊的华人角落,自始至终就是一个身居韩国、却被划分在韩国社会之外的群体。我们知道,韩国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暂且不去争辩从人种上讲是否真正单一),历史上曾受过邻近大邦的欺负,因此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排外和戒备心理,尤其对来自中国的人口,更是充满了警惕,在韩华人因此成了“受害群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韩国政府进行了几次货币改革,因大部分华商惯于保存现金,从而财产大受损失。并且,韩国政府对华侨的财产有严格规定,不允许超过一定数额。经济权利也是最重要的生存权利之一,这一条如果受限便标志着生存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除此之外,在公务员、会计师、律师等社会较高层次的职业选取上华侨也处处受限,这就更加决定了华侨在韩国社会中处处受控的地位。
      不仅如此,韩国华侨的身份现在很难定义。他们中有不少是“二战”或者朝鲜战争时期未能归还故里的人,有难民,有军人,从地理上来讲山东半岛,特别是胶东地区人居多,因此韩国华侨中形成了一种“华侨方言”,这种方言和山东胶东一带的方言极为相似。在世界冷战格局下,韩国政府和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保持外交关系,所以这些在韩华侨也被指定为“中华民国”国籍。这样一来,他们实际的故土和他们所属的国籍就阴差阳错了。几十年后,国际政治气候骤变,冷战格局打破,中韩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韩使馆顺理成章地入驻首尔黄金地段――明洞,受理在韩“中国人”的一切事务。然而,华侨们在一夜之间成了政治上无依无靠的“孤儿”。他们的政治上级台湾方面已经不再是韩国政府的对话对象,然而中国驻韩使馆的管辖范围内也没有他们。这使他们陷入了尴尬境地。
      韩国华侨不仅在政治上十分尴尬,生活中也同样处境难堪。他们从小接受中文教育,上的是华侨学校,课本都是台湾方面提供的,按照韩国的高考标准衡量,他们的处境往往会十分不利,所以大部分华侨赶赴台湾上大学,接受台湾式高等教育。生活中,据笔者多方了解,华侨们回家后和父母交流也大都使用汉语,只有在外出参与韩国社会活动的时候才使用韩语。因此笔者认识的华侨中,有的往往是人到中年,韩语却并不地道。在语言有障碍、文化不相容的情况下,华侨们虽身居韩国,但却总被当做外国人对待。笔者所接触的华侨曾回忆道:小学时候,放学的路上总有韩国小孩向他们扔石子,骂中国人是“脏猪”()。小孩子骂人自然没有什么政治意图,但他们的表现却反映了华侨们被韩国社会排斥的处境。
      更为矛盾的是,华侨们虽然在政治上属于台湾,但从人文风情、生活习惯上又往往脱离不了自己的故土――大陆,或者更具体地说胶东地区。随着近十几年来中韩各界的频频交流,在韩华侨终于有机会登上阔别多年的故土,感慨万分地怀拥自己的亲人,许多华侨甚至把自己的孩子送回大陆接受教育,有的年轻一代也在自己的故土上或长或短地居住。笔者认识的华侨年轻一代曾吐露过:“回到山东后就像到了自己的家,气候饮食都很适应,短短几个月体重就长了十几斤。”然而,让他们更为难的是,想完全返归故里却是不可能的事情:国籍不是中国,接受的教育也是台湾式的,或多或少和大陆的教育方式有些不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华侨虽然能够很地道地驾驭汉语,但他们不会识读汉语拼音,因为自己学的是注音符号。而更有的华侨年幼一代,由于出生在韩国经济腾飞、政治环境相对松弛的年代里,更适应韩国式的生活设施和节奏。这些都使得华侨几代人难选共同的居地。
      记得二○○四年,我去一位华侨家做客,同席的还有几个中国留学生,当大家吃着久违的鲁菜、山东大包子时,主人开始敞开心扉畅谈,这位华侨经历了上个世纪后半期的整个历程,他如今虽然事业兴旺,在华侨中是少见的成功人士,但却感到十分遗憾:事业大了,自己却变成韩国人了。韩国的现实就是如此:除非加入韩国国籍,否则是不能做大事的。然而,政治身份虽然变了,思想感情却从来没有变过。在他的思想中,他只知道自己永远都是华人,见了中国人依然十分亲热,依然操一口地道的胶东话。这位华侨席间曾多次提起:在韩华侨十分重视爱国教育,比起现在大陆的年轻人来爱国意识或许要强得多。每当中国发生什么大事,他和国人同样甚至更为激动。越是身居海外,越向往故里,爱国感情就更为强烈。
      可是,“爱国”,要从政治角度上追究起来,他们爱的是哪一个“国”呢?是故土中国大陆?还是政治所属地台湾?还是生活所居地韩国呢?三个地方没有一个能完全容纳他们,徘徊于边缘上的韩国华侨尽管自己也说不清楚,但他们知道自己是华人,自己始终怀有一颗强烈的“中国心”。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心韩华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