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红军长征途中的思想政治宣传

    红军长征途中的思想政治宣传

    时间:2020-03-19 05:22:2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途中,红军进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诸如发行报刊文件、书写标语、创作宣传画等,在长征岁月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关键词:宣传形式;宣传作用;宣传特点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1—0195—02

    1934年秋,中央红军从瑞金迈开步伐,踏上了二万五千里西征的征程,从而揭开了中国革命史上辉煌的一页!毛泽东说过:“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途中,红军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这在长征岁月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一、思想政治宣传的形式

    (一)发行报刊文件

    1.报刊类。长征初期,红军在湘粤赣边连续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三道封锁线,部队已疲惫不堪,埋怨和不满情绪都在增长。11月14日,《红星》报发表了《我们在反击中的胜利》的讨论提纲,号召指战员和全体战士同悲观失落情绪,逃跑开小差等行为作坚决斗争[1]。在红军到达彝族区附近时,《红星》报上专门发表了《注意争取彝民的工作》的文章,着重提出两点要求:(1)不打彝族的土豪,对于彝民群众痛恨的彝族土豪,也要发动彝民群众自己来打;(2)用写标语、口头宣传等形式,向广大彝民群众说明红军关于解放彝民的主张。这些要求为红军进行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1935年6月10日,中共中央以“中共中央总政治部主办”的名义,出版了《前进》报。《前进》报创刊于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之后,是一份理论性、战斗性、指导性极强的中央政治理论刊物。《前进》报第一期出版了博古的《前进,与红四方面军会和去》,阐述了红军胜利抢渡大渡河的重大意义,指出中国革命最终胜利的源泉,在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坚强指导,在于这一革命不是孤军而是蓬勃生长着的力量。此外,还有中共西北中央局瓦窑堡的《斗争》,红九军政治部的机关报《不胜不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等。

    2.文件类。1934年10月11日,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签发《总政治部对于目前进攻战斗的政治工作训令》,强调部队要“进行充分的政治教育与鼓动,提高部队的攻击精神。”指出“要利用各种小传单、捷报,迅速把胜利消息传播全军,鼓励战斗。”国民党四处散布“红军已经消灭”,“赤区已经荡平”等流言,为了配合党和红军的宣传工作,中共上海中央局印发了《中央局关于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的提纲》。

    (二)书写标语

    由于当时国民党的欺骗宣传,不少群众对共产党、红军缺乏正确的认识,红军向广大群众着力宣传党和红军的性质和宗旨是十分必要的。宣传标语大部分都书写在民房建筑的墙壁上,有的镌刻在路旁山壁上。书写的材料有墨水,有土红珠粉,有石灰水,有的用泥巴水书写。从红军标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红军行军打仗,走到哪里,打到哪里,宣传工作就做到哪里,革命标语也就写到哪里。

    1.标语类。没收地主阶级的田地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立即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存遵义礼仪坝)

    农民起来组织赤色游击队,夺取地主武装! (金沙沙土)

    勇敢坚强的贫苦工农,当红军去!红军——长征干部宣 (存遵义县苟坝、土坝)[2]

    2.布告类。红军在向大凉山一带彝族区开进时,向他们热情宣传民族政策和革命道理。朱德总司令在此署名颁发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中央红军颁发了多个宣传党和红军革命主张、革命道理的布告,如《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中国工农红军“福州”政治部布告》、《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关于地方工作的指示信》、《中国工农红军“河南”政治部布告》等。

    3.口号类。猴场会议前后,中央红军野战军司令部组织指挥了强渡乌江的战斗,强渡乌江的任务由红一军团担任,在渡江之前,部队进行了宣传鼓动,以壮军威。当时的宣传口号是:“突破乌江”、“到遵义去过年”、“乌江虽险,又怎样能挡住红军飞渡”等,这些口号成了每个干部战士的决心和信念。著名的娄山关战斗中,战士们求胜心切,为了打好这一仗,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政委钟赤兵做了战前的宣传鼓动工作,提出了“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不占娄山关非好汉”等响亮的口号。这也体现了战士们对娄山关势在必得的决心。

    4.歌谣类。(1)红军到达桐梓县城的当天,就召集群众开会,向群众宣传革命的道理与红军的纪律和任务等。当地留下了红军的这样一首宣传歌谣:“绅粮堆谷满仓,干人无米煮汤;土豪劣绅住洋房子,工人农民住烂茅棚;还有种种苛捐杂税,把工人血汗吸得精光;只有拥护红军打胜仗,工农才能得解放!”(2)红军过草地时,由于天气太冷,草地上又到处是泥潭和水洼,战士们都无法入睡,在这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红军仍积极做宣传鼓动工作,使得万众一心,士气高昂。歌谣有:“八月继续向前进,草地行军不怕冷;草地从来无人过,无坚不摧是红军。

    (三)创作宣传画作

    宣传队员、红军战士自己创作的画作、如《扩大红军宣传》、《娄山关前后》、《消灭地主阶级》等。

    二、思想政治宣传的特点

    1.宣传形式多样性。红军的宣传形式具有多样性,有报刊、文件、标语、布告、口号、歌谣等,切入生活的各个层面,看的、说的、听的都涵盖了进去,进而渗透到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去感染和影响广大群众。

    2.宣传对象比较广泛。红军的宣传活动大都是针对受压迫的劳苦大众,这当中包括城市贫民、妇女群众、青年群众。其次,敌军中的士兵也成为了宣传对象。国民党军队中的下层官兵也大多出身于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他们的心理防线是很好突破的。另外,红军抓到俘虏时,首先安慰他们,问他们当兵后得到了什么?为什么来打仗?然后用党和红军为人民谋利益求解放的事例来揭破国民党的欺骗宣传,说明红军是救国救民的军队,这样敌军官兵容易接受,收到较好的效果。被俘官兵被红军真诚耐心的宣传教育所感动,“有十分之八被鼓动加入红军”。

    3.宣传内容通俗化。这是红军宣传形式最重要的一个特点,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大话、空话,首先从群众切身的利益开始,然后逐步进入到苏维埃基本主张的宣传,以最通俗的语言、极大的耐心同群众接近,去启发他们的斗争。不然红军的宣传鼓动就引不起群众的兴趣与注意。只有了解广大群众最迫切的要求,这不仅仅是那种笼统的要求,而且必须是最大多数群众眼前的某一种要求,只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和他们融为一体。

    三、长征途中宣传形式的作用

    1.宣传了党的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在群众中的影响。红军长征行程二万五千里,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历经十一个省,所到之处,各路红军都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带领当地群众创建革命政权,组织地方武装,一路播撒下了革命的火种。长征途中,红四方面军在剑阁、梓潼、江油等地建立了5个县苏维埃政府,在绥靖县建立格勒得沙共和国,这是藏族历史上第一个人民革命政权,也是党在民族地区成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地方政权。1935年5月,红二十五军初步建立起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人口近50万,建立的地方武装人口多达2 000人。长征中的红军能建立一块较稳定的根据地,这是仅有的一例。

    2.提升了整个军队的政治素养。许多红军战士在参军之初,或许只是怀着吃饱饭、穿暖衣的简单心愿,但是随着思想教育的深入,他们逐渐受到了先进思想的洗礼,在革命的熔炉中经受了锻炼。巡视员深入到部队,为战士们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红军的性质和任务,使每个战士明确自己是在为解放群众、拯救中国而战。为了这一理想,哪怕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从最初的简单心愿,从长征初期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时有战士埋怨发牢骚,到后期的各大战役,乃至过草地,爬雪山,这也体现了红军战士思想素养的一个升华过程。

    他们的信念理想就是只有共产党才能使中国人民摆脱剥削和压迫,过上幸福的生活。漫漫征途中,信念甚至比阳光、水和粮食都重要。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就会产生战胜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巨大精神力量。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张闻天说:“如果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3]

    3.为广大群众带来新的希望。红军到达锦屏所属的婆洞时,当地一位侗族青年写了一首名为《板壁上的指南》的诗,诗里写道:“赶场天或是平常,寨上的农民或是行人来往,人人的目光都投向板壁上,因为板壁上有农民的指南,这指南是红军留下的宣传标语,它召唤穷苦农民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地、夺政权,扛起枪把东洋鬼子赶下海洋。”[4] 红军的宣传使群众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更使他们觉醒到要求得自身解放一定要有共产党的领导,一定要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不少有志之士都不畏艰难险阻投身于革命事业。

    4.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红军长征所经之地,由于国民党反动派长期的欺骗宣传和造谣诬蔑,大多数地方,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或杂居地区,人们对红军存在着怀疑、恐惧而逃避深山,有的甚至存在着敌对情绪。所以,党和红军的宣传就起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宣传,群众重新了解了共产党,了解了红军,也使得各民族的穷苦百姓团结一致抗击敌人。

    参考文献:

    [1]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遵义地区文化局.遵义地区文物志[Z].

    [3]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长征 英雄的史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4]严帆.万里播火者——红军长征岁月的新闻宣传[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责任编辑/ 魏杰)

    相关热词搜索:思想政治途中红军长征宣传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