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民国那些女子

    民国那些女子

    时间:2020-03-19 05:25:4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说到民国女性,人们都会不由地想起这些名字:陆小曼、林徽因、张爱玲……她们知性的人生、她们的爱恨悲欢,是独属于那个时代且不可复制的传奇。这些同时受到中西文化浸染的女性身上,有着独特的魅力,而她们所代表的形象风格也在许多艺术作品中有所体现。

    艺术追求

    在上世纪20年代的西画领域中,自画像和裸体画逐渐兴盛起来。与此同时,一批全面接受现代美术教育的女性画家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她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于肖像画的热爱和擅长,这也被认为是女性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女性自我意识朦胧的觉醒。

    1929年4月,民国政府在上海普育堂举行首届全国美术展览会,20多名女性画家参展。她们秩序井然,同时表现出对自画像的热爱,特别引人关注。这次美展首次向人们展示了民国早期全面接受现代美术教育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女性画家的实力。

    潘玉良的作品被誉为“本展写实最优之作品”,蔡威廉的几幅肖像画被誉为“一鸣惊人”。有两位评论家不约而同地拿蔡威廉与林风眠作品相比较,殷淑称:“凡参观过美展西画部的游客,大概总忘不了林风眠先生那几幅人物和蔡威廉女士的几幅肖像。林先生的人物构图早被公认为东亚新艺术之绝技,可无须再赘述了,但是蔡女士那几幅肖像却是一鸣惊人。”李寓一称:“其(指蔡威廉)写自画像,作仰首斜睨之态,以团块的笔触,现丰富之色调,重面部之表情,而简略其微小之处,近似于林风眠氏之作品,而较准确。”女评论家金启静更称:“这次全国美展,凡去参观过的人均有深刻的印象留于脑际,就是:潘玉良女士丰富而坚实的色粉画,蔡威廉女士劲健而伟大的几幅肖像,以及王静远女士工细的雕刻人像。凡往参观的鉴赏家,莫不异口同声。惊诧这次国展,竟出于意想之外,被女性占了相当的优胜。”值得注意的是,几位备受关注的女作者都以肖像画尤其以自画像著称,李寓一说,这可“见女子美术作品的一斑”。

    潘玉良、王静远、蔡威廉是几个在首届全国美展中表现突出的女画家。这其中,蔡威廉的自画像造型概括,色调单纯,有一种超脱尘俗的气息;方君璧的肖像画呈现了既带有新时代气息又留有旧时代遗风的女性自我形象;关紫兰的自画像明显带有印象派、野兽派的特点。浓重明快、对比强烈的色彩别具特色;而郁风的自画像更注重勾魂画魄,强调自我精神和个性。

    “自画像”的盛行,是个人主义时代的一道标志,其内倾性、自恋性、自传性与中国女性在漫长的历史格局和自然生存格局中形成的人格心理,有某种天然的契合。

    20世纪前期,接受现代美术科班教育的女性,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肖像画尤其是自画像的热衷和擅长,以此形成自己艺术演绎的主线索——将自我作为画面叙述的题材,艺术创造与生命表达同时展开。不同代际的女性作者几乎都乐此不疲地沿用这种方式,以此构成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表达的一条叙述链,成为女性表达的一种重要现象。

    说到裸体画,就不得不提潘玉良。在封建的旧中国,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女性在男性的统治之下,不但没有经济独立的权利与意识,而且也从来没有过女性的主体意识与权力。清末民国,西学东渐,以及中国内部对传统文化的冲突,使女性人格的复苏逐渐成为潮流。“五四”后,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呼声日益高涨。裸体艺术以西学的面目出现在“五四”变革图强之际,使当时的社会出现了“社会司空见惯,亦不以为怪,群众亦似是而非有以人体美为流行之风尚矣”的局面。民国早期开男女同校之先河,在专门美术学校亦有女性接受全面的现代美术教育。潘玉良在1919年入上海美专进行学习。1920年在本校的师生联合画展上上交一幅裸女作品参展,一时间全校轰动。当时正值上海美专模特事件处于风口浪尖,潘玉良在这时以裸女画参展,令人折服。

    对人体结构和肌肉组成及走向的痴迷使潘玉良从未落下任何一节人体课,可她的成绩却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她曾在浴室偷偷画人体画,后被发现落荒而逃,回家后她开始赤身裸体地对着镜子自我画像。潘玉良就是用这种方法画出了一幅又一幅佳作。她笔下的女人体苍劲却不失柔美,到后期她创造了“新白描体”,陈独秀曾评价“以欧洲油画雕塑之神味,如中国之白描,余称之曰新白描体,玉良以为然乎?”

    潘玉良对于生命力度和坚毅的表达通常是通过对背部的重点刻画来表达的,由肩膀到手臂及腰际到腿部的线条描绘通常采用的是墨线勾勒,但就是这看似简单的处理方法却奇迹般地强调出质感。她刻意突出甚至是夸张地表现女人的臀部、大腿和乳房,甚至还有一些男性艺术家很少表现的大跨度人体动作,似乎是在通过对女性生育崇拜似的造型来强调女性的尊严。潘玉良所作的女性人体作品一改以往女性不露足或是小脚的形象,她的女人体多是光着一双大脚,且大腿堪比腰粗,这样的描绘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她希望女性能够变得更强大的愿望。她明白,女人只有使自己变得强大才有出路,而眼泪是于事无补的,于是她就在自己的画中抒发内心的呼喊。这造就了一种独特的潘式风格,直白、真诚,兼具妩媚和坚强才是新时代女性最真实和丰富的形象。

    商业价值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商业迅速发展,广告这种商品促销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接受,商人逐渐意识到“广告能使商品不胫而走”的道理,逐渐形成了激烈的广告竞争。这时期产生的新型广告形式有很多在内容上偏爱采用美女形象,比较典型的是香烟广告和月份牌。

    月份牌广告画最初出现时采用的是西方的风景画、油画等,但由于中西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这些带有浓郁外国风情的东西并不被中国百姓所接受。洋商注意到入乡随俗的重要性,便将这些月份牌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用具有中国风俗特色的神话传说、古圣先贤、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财神、戏曲等题材来代替原来的西画。但由于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题材远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并不为国民所十分喜欢。

    月份牌广告画发展到鼎盛时期时,画面基本上已经被美女图所垄断。依据月份牌广告画中所刻画出的女性类型来看,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传统仕女、女学生和摩登女郎。

    月份牌美女图中仕女形象的代表画家为周慕桥。他所创作的作品成功地将中西绘画糅合到一起,色彩艳丽丰富,比例、透视准确,视觉效果良好。然而,纵观周慕桥的作品可以看出,传统仕女画对其造成的影响颇深,这导致了他的作品千篇一律,人物俱是弯眉细目,樱桃小口,缺乏生活气息,没有个性。

    继周慕桥之后,郑曼陀开创了月份牌现代美女广告画。郑曼陀创作的人物画与周慕桥相比,少了些脂粉感,多了些书卷气。

    杭稚英是郑曼陀之后又一位著名的月份牌画家。他创作出一批衣着时髦、西洋气息浓郁的时尚女郎,完全突破了以清纯女学生为主的郑曼陀画风。由于这种旗袍女郎形象能够雅俗共赏,所以在当时迅速流行,风靡一时。

    月份牌广告画的目的在于宣传商家的商品,但发展到后来整个月份牌画面几乎全被美女图占领,只有在边角才能找到商家介绍。整体看来大多数的美女图与所宣传的商品是无关的,这些广告中的女性成了纯粹起装饰作用的人物,但用美女图来做广告的商品却涵盖了香烟、美酒、食品、药品、日用品,甚至电器、肥料……

    女性消费者的形象开始出现在月份牌广告画中是在20世纪30年代,其中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美女都已经开始成为一种宣传商品的载体。例如在谢之光为谷回寿堂的一种药物——健胃固肠丸所做的宣传画中,一位烫着时尚卷头发的美女在一所富丽堂皇的居室中,面向观众右手举着该药物的外包装盒,包装盒上醒目地印着“健胃固肠丸”,而这位象征消费的时尚女性显然是该产品的受益者。类似的广告还有许多,如在一幅为源成顺百货所做的商品宣传画中,出现的是一位满载而归的女性形象,从其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她对此次购物相当满意,和她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个坐在雪橇上的孩童——正高兴地看着一个洋娃娃。

    烟草业广告在近现代中国兴起较早,其广告设计大量运用丰富逼真的彩色图画,而其间的女性则是频频以消费者的形象出现在国民的视野里——活泼自信,穿着高跟鞋,旗袍高开叉,时尚的烫发和纤纤玉指间的香烟交相呼应。

    此外,在一些月份牌广告画中还出现了女子打高尔夫球、游泳、骑马、跳交谊舞。此时的她们再不必遵从封建礼法,而是追求自由、时尚,引导潮流生活方式的消费一族。她们已逐渐摆脱传统封建社会的束缚,把自己定位成都市新女性的角色。

    相关热词搜索:民国女子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