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一所微校和它描绘的创新教育图景

    一所微校和它描绘的创新教育图景

    时间:2020-03-19 05:09:5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一土学校成立于2016年3月,像是一棵破土而出的绿芽,落地而生在北京市朝阳区第八十中学枣营校区。这所学校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所源于硅谷、首先落地北京的微校项目。在一些公开报道中,曾将一土与美国的AltSchool联系起来,并称之为“120平方米的教育试验田”,那么真实的一土学校是怎样的?记者近日有机会走进一土学校,就一土教育所倡导的创新教育理念和实践,采访了学校的创始人李一诺和申华章。

    记 者:您之前在全球知名的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工作过,并成为全球董事合伙人,并于2014年初创办了“奴隶社会”微信公众号,那为什么会想到做教育呢?

    李一诺: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把考上大学作为学习的目标,或者作为评价孩子是否成功的标准,所以国内很多学校追求的往往是升学率,但这是有问题的。我在麦肯锡工作了10年,从第二年开始就在做招聘,在国内,我们就是从北大、清华、复旦、科大这样的名校里面招聘新员工。我发现很多教育的问题到了职场上才显现出来。国内对教育的认识还是有些“崇洋媚外”的。孩子要从3岁开始学英语,到了高中阶段就出国去留学,有一些孩子甚至很早就被送到国外。作为招聘者,我见到这样的孩子,并没有觉得他们很出色,相反很多时候觉得他们的身份很尴尬。他们并没有变成国际人才,而是在美国也发展不好,在中国也不能适应环境。现在的教育有些功利化,整个教育的导向就是特别偏向实用。在和这些毕业生聊天的时候,他们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怎么找工作。这些毕业生大部分都是国内名校毕业的,他们到了30岁的时候,仍然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虽然他们好像有很多才艺,游泳、钢琴、英语,什么都会。所以,我们创办了一土教育,我们想培养内心充盈的人,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让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

    记 者:在一土学校的宣传中这样介绍:“致力于教育创新,将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呈现方式与中国基础教育体系结合,培养‘根植中国、拥抱世界’的全球公民,讓我们的孩子,在中国享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能否具体谈谈一土所倡导的教育是怎样的?

    李一诺:我们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和发展规律,提倡以“全人”培养为目标的生成教育,在个性化和跨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内心驱动力。希望我们的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充盈的心和终身学习的心态,从容面对未来世界,创造更多可能。与此同时,一土教育努力用跨界与开放的思维,融合企业级的运营与管理、多元和专业的教师支持系统,以及基于互联网及移动端的IT技术平台和工具,搭建一个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育体系,让社会资源有效有序地为学校所用,推动教育体系的创新和教育生态的变革。这是一土教育的理念、使命和愿景。

    实际上,我们要做的就是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不仅是给孩子不同的课程,学得快就给你安排快的学习进度,这是对个性化教育的浅层次的理解。我们希望能够保护孩子的内生动力,这是最核心的。

    对我来讲,学习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我自己想学,第二是我有方法。我们这代人到了初中才开始学英语,我现在用英语交流没有任何问题,并不是如果我没有从3岁开始学英语,我就一辈子学不好英语,跟不上学英语的进度。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家长特别焦虑,什么都想要,英语也要,中文也要,国学也要,唱歌也要,但这些都学了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有想法,我们希望给孩子更多自由、安静的时光,可以偶尔发呆,所以我们就想到了要做一所学校,就是一土学校。

    如果用骨骼、肌肉和灵魂来比喻教育里的三个要素,那么教学大纲就是骨骼。一土学校和公办学校采用的都是教育部的教学大纲,但是我们教法不一样。创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就是我们的“肌肉”,比如,我们语文课这学期的识字目标是认识多少字,我们把它编成一本识字小书,孩子每天从生活中认识一个字,第二天他可以当“识字小先生”来给同学讲。这位“识字小先生”如何产生的?并不是老师要求的,而是学生自己想做“识字小先生”,他就自己去把自己的名字写上。这学期开学第一堂语文课,老师就问孩子们:你们觉得为什么要学语文?孩子们的回答特别有趣,有个学生说要考研;有个学生说,我学了语文就知道地铁站的站名。老师说,这不错。又问还有什么呀?就让每一个孩子自己说为什么学语文。老师给每个孩子都画了一棵语文树,孩子们把自己学语文的目标写在上面。教师通过这个活动就把语文学习的目标变成了孩子自己的目标。通过这种教学活动的设计,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所以,培养、保护和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心动力就是教育的“灵魂”。

    记 者:一土学校教师的来源有哪些?作为一所致力于创新教育的学校,如何给教师提供相应的继续教育培训?

    李一诺:从现在一土的15位全职老师的构成来看,来源有三类:一类是原来公立学校里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一类是在英语和STEM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外教,还有曾经在“美丽中国”(Teach for China)项目的支教老师,之后选择去国外继续深造教育专业,并选择回国来一土教书的老师。此外,我们还有来自不同领域,深刻认同一土理念,并对教育充满热情的助教们。

    在一土学校, 我们试图围绕教师的五个角色和多项核心能力,来重新定义教师的职业发展体系。这五个角色包括:一是学习设计者, 教师要有教学教研、终身学习、整理和传递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备课能力。二是引导者, 教师作为课堂和学习空间的建构者和引导者的能力。其实对教师来讲,这是一个核心能力。三是教练,教师要关心学生身心发展,并启发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时候可能就是通过一次对话产生的,教练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需要我们去培训。四是合作者,即如何在团队中合作协同,这是团队协作能力的体现。五是倡行者,教师作为倡行者,每一次与家长对话,与社区对话,与孩子对话,其实都是在倡导一种教育理念。这些构成了一土教师职业发展支持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前面提到的这些内容在企业里面是大量存在的。在企业管理中,对销售人员培训的核心就是沟通能力。销售要能问正确的问题,能听到客户没有说出来的话是什么。这个能力对教师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有很多教育理论是非常好的,像全人教育、蒙特梭利教育、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等,这些理论、思想都是相通的,都是要尊重孩子,但是关键是要落实这些理论,把它落实到教师和孩子的每一次对话中。我们现在做的大部分工作就是把教师行为的数据和语言体系总结出来,比如,孩子之间有冲突的时候,老师应该如何处理;孩子遇到了挫折,老师应该说什么;孩子受伤了、哭了的时候,老师要说什么……我们在总结教育教学过程中关于每个细节的一套话术。而这些内容很多国外的教育者已经总结很多遍了,他们做了大量的实际的经验总结工作。

    记 者:一土教育提出要做一套学校的操作系统,那这个操作系统是指什么?

    李一诺:家长们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是不管送孩子去哪所名校,都要看孩子会碰到什么样的老师。这其实包括了两层意思,一是老师很重要,二是学校作为一个组织机构,没有一致性的、高效的培养能力。我们现在正在做学校的底层操作系统,这是一个比喻,实际就是学校的标准化,通过借鉴企业的管理方式来实现学校的标准化管理。

    一方面,现在的学校资源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学校管理和教学都是个性化的,缺乏统一的标准,所以教育是不均衡发展的。另一方面,大部分学校是封闭的,就像是一个个孤岛。学校跟家长之间的关系是表面和谐、实则对立的关系,家长感觉在孩子的教育上使不上劲儿,一使劲儿就是反劲儿。学校也会觉得孤立无援,很多教师现在身心都很累,会有职业倦怠感,因为家长基本上全是提意见的。所以,我们建立了一个学习社区,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基于我们的“奴隶社会”微信公众号大量的粉丝,我们建立了一土社区,另外还有一土广场。社区里面有大量的志愿者,这些人都是看了我们推送的文章,并认同我们的教育理念,一土广场这个社区已经有4000多人。原来 Uber公司中国区的HR 总监 (人力资源负责人),在加入一土核心管理层前曾作为志愿者帮我们做招聘,包括招募志愿者和教师。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在社区里存在大量优秀的,对教育富有热情的人才。来应聘的人阅读了我们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已经做了选择,都是认同我们的教育理念。所以,我们觉得自己做了一个社会创新,通过社区和读者群,把社会资源像磁场一样吸引过来,這大大降低了我们的运营成本,也形成了社会资源对学校有序投入的一套体系。

    除了服务当下一土学校的运营,长远来看,一土的愿景是希望能够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通过开一土分校的模式,让更多的孩子,在中国享受更好的教育。目前,在一土广场社区里,有来自40多个城市的1000多位志愿者都希望能够在其所在的城市开办一土分校。我们现在正在建立标准化的管理和教师培训体系,来最大程度支持分校的未来运营。

    记 者:有人说一土学校是中国的AltSchool,您认同这种说法吗?两者有什么不同?

    申华章:我自己的孩子曾经在AltSchool就读过一年,AltSchool最大的特点也是个性化教育,是通过技术来实现沟通和交流。从这一点上来讲,一土学校和AltSchool还是蛮像的,孩子们在AltSchool和一土学校都学得很开心。但是一土学校和AltSchool还有一些比较明显的不同。AltSchool看重用技术驱动教育, 学校通过技术,包括后面的算法,来实现各种强大的教育功能,让技术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主导性作用。而一土所做的教育,其核心还是人。一土学校由三种人组成,即懂教育的人、懂管理的人和懂IT的人。这三种人的力量比较平衡,就像桌子的三条腿,都是一样长。技术在里面更多的是一个工具的角色。作为家长,我在AltSchool每两周会收到一封校方的邮件,每周有一天我可以早上去跟校长聊孩子的情况。在一土学校,教师可以通过APP发布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行为情况,家长和学校管理者通过手机APP就可以了解老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从管理角度来讲,我们的APP是要让一土学校的体系更加高效地运行,目前我们有20多位计算机工程师来维护系统,从而辅助教育和管理。AltSchool在美国目前是一所处于风口浪尖的学校,所以他们能够找到最好的老师。我们除了通过招聘的方式找到最好的教师,我们还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这套培训体系来建立一套好老师的标准。

    记 者:在一土学校中,技术是如何支持教与学的?

    申华章:我们的教师培训体系、学校的教学管理运营和IT系统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对于优秀的老师来讲,我们把他的教学行为记录下来,总结他到底哪些地方做得好。这些内容会成为案例,我们把这些案例碎片化,变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从而形成一个教师培训的知识体系。

    在一土,对新教师的培训首先是基于对一土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只有内心充盈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内心充盈的孩子。教师培训80%以上是发生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教学中的很多细节的处理,其实是没有办法通过一个统一的培训来实现的。比如,一所幼儿园里,老师可能有几十项甚至上百项的事情要处理。那各种各样的细节的事情该怎么做,各种不同的情况该怎么处理,如果只是统一的培训,老师是记不住的,一定要在日常工作中,你先教会老师那些处理原则,然后再根据他的级别、学科,给他看一些很具体的案例,让他持续不断地自主学习。在工作中,教师可能会出现一些小的问题,我们会有一个导师或同事不断地给他以反馈,通过这种实时的、微小的反馈,让他不断地改进,变得越来越好。

    记 者:在日常教学中,一土教育APP是如何采集和处理学生信息的,最终如何使用?

    申华章:一土学校中,我们的系统每天每节课都会采集学生的信息,把学生上课的情况进行直播和录制,形成视频,再将视频碎片化,形成一个个片段。教师的操作也很简单,就是上课的时候拍摄孩子学习的一些场景和作业照片。下课的时候,教师找时间把有价值的照片挑选出来,然后上传到一土APP中。上传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哪些内容让家长看到,哪些内容作为教学研究的对象不对家长开放。家长和学校管理者通过手机APP查看教师拍摄的照片,了解自己孩子每天的学习状态。

    一土APP现在有多个版本,分别是针对教师、家长、学校管理者和访客的。每天家长都会看到很多教师发送的内容,这些内容后面对应着的是一套学生的成长记录,后面会有很多数据的分析。APP记录的是一个教学过程,系统会有一个标签体系,有一些标签是系统自动打上的,跟课程表关联在一起。通过照片的拍摄时间可以知道这是在上什么课、在哪间教室上的,包括这堂课的教学内容等,这些信息都是系统自动关联的。

    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

    关键词解读:一土体系中,将教师和学生置于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意味着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职业发展和支持体系,最大限度地“赋能”教师,重构教师专业发展,帮助教师最大化地得到职业成长和个人成长。在学生层面,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生成教育、跨学科和项目制学习,以及独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内心驱动力。

    相关热词搜索:图景一所描绘创新教育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