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国家大剧院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国家大剧院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时间:2020-04-02 05:21:4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国家大剧院自建院之初即被定位为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作为一个文化机构,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向社会公众开展艺术普及教育是其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家大剧院的文化资源,从建筑本体、演出运营、展览策划、原创艺术生产等不同角度进行阐述,探索了新时期文化机构在建设文化城市、世界城市中的方向与作用。从而实现承接文化传统、寻求文化优势、兼顾文化创造,秉承“艺术改变生活”的核心价值观,丰富公众精神文化,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带动城市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建设“文化城市、世界城市”。

    [关键词]国家大剧院 文化资源 利用与开发 城市建设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建设也日益呈现新的风貌。古都北京历久弥新,历史文化与思想变革在交融与碰撞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城市的面貌。北京的博物馆事业已走过百年时光,在这百年中,博物馆作为文化机构一直积极地发挥着文化传播这一职能,不断地向人们讲述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姿态与风采。而博物馆工作者们也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使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国家大剧院被定位为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作为一个文化机构,它与博物馆有着共同的任务,即传播文化,服务社会。如何利用自身资源,迎接新时代文化的冲击与变革,实现传承与创新,是文化机构的共同课题。笔者通过分析国家大剧院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拓,探索新时期文化机构在建设文化城市、世界城市中的方向与作用。从而实现承接文化传统、寻求文化优势、兼顾文化创造,秉承“艺术改变生活”的核心价值观,丰富公众精神文化,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带动城市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建设“文化城市、世界城市”。

    一、融汇“东、西文化”的城市景观性建筑与文化休闲地标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高速发展,城市形象已发生极大转变,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生活方式在交融与碰撞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左右着城市的面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战略的重要思考。为此,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寻求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的平衡,已成为城市发展建设中面临的新课题。

    自元代以来,北京的古都城市的范围、规模虽曾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但是在北京城市功能的整体布局中,作为都城中分别象征全国政治中心的皇宫及其在全城所处的位置始终没有变迁,其功能始终没有变化。北京旧城的建筑极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其中尤其以故宫为核心的中轴线为最具代表性,成为北京的地标与形象所在。

    从美学的角度审思,随着城市发展的快速化、全球化、现代化,建筑整体特色趋于一致,致使各个城市面貌相差无几,如何让人们记住一个城市,让世界记住一个城市?地标性建筑尤为重要。理想中的城市应保有其原有色彩,保护其原有建筑,但从城市功能上却难以满足快节奏、高人口密度的大型城市发展进程。塑造城市面貌不等于杜绝现代建筑的存在,将原有城市文化与新生城市建筑的合理结合才至关重要。城市规划必须具有前瞻性,合理的规划能将前卫时尚的现代建筑与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有机结合,随在短时间内受到争议,但经过时间的流逝,将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与城市发展的需要,成为城市的新地标。

    国家大剧院自方案评定之初即极具争议,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剧院的建造破坏了天安门地区的传统建筑风貌,与该地区建筑概念格格不入,但经历数年时间以逐渐被北京市民接受,更被世界所记忆。2009年国家大剧院相继被评为“北京新十大建筑”、“新北京十六景”,成为了人们心中融汇“东、西”的北京新地标。

    曾有人说“国家大剧院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激昂旋律,流淌着曼妙乐章。这里是表演艺术的殿堂,承载民族文化复兴的使命,汇聚世界艺术交流的碰撞”。作为长安街上极具时尚造型的现代建筑,剧院紧邻故宫古建筑群,当人们来到北京,来到天安门,可以通过游览故宫感受恢弘的皇家文化;可以通过参观国家博物馆领略中国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也可以通过步入国家大剧院欣赏中国无形的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的荟萃、交融。

    正如历史的车轮不能被阻挡,文化的发展也不能被遏止。只有传承与交融才能真正促进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城市。国家大剧院自身即为中西方建筑美学的载体,其外观以极具西方建筑特色钢结构为支撑,但其内部却深刻蕴含着中国文化的色彩,延伸至穹顶的红木结构、布满地面的中国石材、悬挂于歌剧院外围的中式垂帘、遍布于剧院通廊的兰草纹护栏、戏剧场内的织锦墙面。设计师将其对中国的理解运用于剧院内部设计之中,虽加以变形,却更加夺目。如敞开怀抱的今日中国,在展现中国姿态的同时,更以包容之心吸纳着世界的文化。

    建筑之美不仅在于承载文化,更在于其可利用性。除满足演出运营等需要外,为市民营造良好的文化休闲环境亦为剧院建筑核心价值之一。精彩的演出可以丰富人们的艺术体验,艺术展览可以传播东西方文化知识,艺术教育活动可以提升艺术素养,剧院环境艺术与室外艺术及服务设施则可以满足观众休闲的需要。自2007年开幕至今,国家大剧院一直为北京文化休闲的热点。五年多来,剧院接待观众800多万人次,在剧院室外绿地及环湖步道休闲、娱乐的市民不计其数,随着演出、展览、剧院建筑等各项有形及无形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国家大剧院真正成为了北京文化休闲的新地标,为承接文化传统,促进文化交融,建设“文化北京,艺术北京”付诸努力。

    二、 演出资源的利用与多元文化的交织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文化的传播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国家大剧院作为文化机构,也与众多博物馆一样,肩负着传播文化的责任。作为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与博物馆相比,既有演出、艺术创作等自身特色资源;又与文博单位一致,有着收藏保管、举办展览、社会教育等职能。自2007年开幕以来,大剧院共推出商业演出4000余场,公益演出及活动5000余场。演出门类主要包括歌剧、舞剧、交响乐、戏剧、中国戏曲五大门类。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200余家院团登上舞台,港澳台及国外56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个演出团体来此演出。国家大剧院作为首都文化的窗口,真正实现了传播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风格的文化艺术。仅从剧院最初的剧场建设即可看出其文化传播的多元性定位:歌剧院主要上演中西方优秀歌剧、芭蕾、舞剧等剧目,音乐厅主要上演交响乐、民乐、独奏、室内乐等音乐,戏剧场较多演出京剧、昆曲、越剧等中国传统戏剧、东西方优秀话剧,小剧场主要为先锋戏剧、实验戏剧等小型、探索型剧目。无论是从演出的类别、形式,还是从院团所属国家、地区,都展示出国家大剧院积极利用剧院资源,打造艺术平台,在向社会公众传播多元化、多形式的艺术文化方面的探索与努力。李长春同志曾提出:“国家大剧院要努力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五年多来,国家大剧院始终着力于传播优秀文化,用艺术改变生活,建设文化北京,文化城市。除了积极引入国外名家名团,使社会公众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欣赏西方艺术,剧院更强调立足民族、立足中国,国内“五个一工程”获奖剧目、梅花奖、文华奖获奖剧目以及在戏剧、戏曲民乐等领域的名家新秀都相继登上剧院的舞台。京剧、昆曲、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各地“大戏”和各个地方剧种在剧院舞台上纷纷亮相,《茶馆》、《日出》、《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反映中国文化的话剧、舞蹈也轮番上演,使观众在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同时,也感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魅力。此外,国家大剧院在传播东西方文化的同时,也注重文化的吸收和转化。以剧院原创京剧《赤壁》为例,该剧取材《三国演义》, 涉及了人们耳熟能详的铜雀兴兵、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故事情节,邀请了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的京剧演员们共同演出,从题材到演员,从唱词到曲谱,都是典型的中国传统京剧。但是剧目的舞台美术和配乐一改传统京剧形式,舞台美术颠覆了中国传统戏剧一桌二椅的舞台制式,吸取了西方歌剧的制作理念,制作了大型舞台布景,进行了包括“铜雀台”、“战船”等场景的创作,给观众视觉冲击,营造了舞台气氛;而配乐方面,也调整了传统的京胡、二胡等简单的乐器组合,引入西方交响乐元素,将传统京剧中使用的乐器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共同搬上舞台,为《赤壁》进行配乐,将听觉上的渲染效果充分扩大,将舞台演出氛围和剧情张力推向极致。文化的交融促进舞台表演的思索与变革,同样也促进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萌发,利用演出资源优势,进行多元化、多角度、深层次的文化传播,用艺术感染人们,用艺术改变生活,像其核心地理位置一样,成为了国家表演艺术机构“领军者”和“新地标”。

    三、艺术展览的策划与中西文化的传播

    演出运营是向社会公众传播文化、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一种手段,也是国家大剧院的最基本职能。但是,演出在传播文化的方式方法上,有着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即难以深入剖析文化内涵。因而,要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播文化,加大文化城市的建设力度,展览是一个不可忽略环节。展览是进行社会教育、传播科学文化信息的重要媒介。要进行文化传播、进行知识普及,就必须在剧院原有的演出运营职能之外进行新的开拓。自2007年试运营期间,国家大剧院就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题材展览和世界剧院及国家大剧院建设历程展览。此后,经历了五年多的摸索与探求,剧院策展工作形成了自身特色,即紧密围绕表演艺术举办特色展览,传播东西方文化,推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自2007年开幕运营至今,国家大剧院举办了各类展览180余场,接待参观观众740多万人。各类艺术展览不仅是“大众心目中艺术殿堂”的主要体现,也成为艺术普及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新生力量。国家大剧院的艺术展览题材丰富多样:既有以音乐、舞蹈、戏曲等题材的表演艺术展览。如《京剧神韵 百代流芳——中国京剧艺术大展》、《今夜无人入睡——歌剧艺术主题展》、《高山流水——古琴艺术展》、《回眸经典——国家大剧院原创与制作剧目展》、《兰苑芳鳌-中国昆曲六百年全景》、《古乐悠扬—华夏音乐文物特展》等,又有以绘画、雕塑为题材的视觉艺术类展览,如《凝聚时代——彦涵从艺七十五周年作品展》、《凝固的旋律——国家大剧院雕塑作品邀请展》等。表演艺术类展览是国家大剧院的特色展览,逐渐成为大剧院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大剧院展览与其他博物馆、美术馆的差异所在。视觉艺术类展览则丰富观众的视觉体验,便于观众理解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这对姊妹艺术间的联系。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息息相关,人们通过歌舞、戏剧表达感情,通过绘画、雕塑将情感凝固,所以视觉艺术也常常被称为“凝固的旋律”。表演作为传递信息、传播文化的方式,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视觉艺术则将其延续下来,如文物、文献等,作为文化的见证留存百代。此外,剧院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方知名音乐家等题材的展览。如大剧院的《戏出桃坞——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展》、《胸无城府、面有玄机——中国京剧脸谱艺术展》、《清风徐来——中国(苏州)折扇艺术展》、《村坊之音——中国蓝夹缬艺术展》、“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古典音乐家”等多个系列展览。无论何种载体,国家大剧院的展览都是以传播文化为最终目,不断丰富着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的文化内涵。

    国家大剧院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演出资源,使其具有十分广泛的观众资源,它主要包括国内外观演观众,国内外观光旅游者,前来演出的艺术家和艺术院团,参加艺术活动的社会公众,进行文化交流与学术交流的学者、艺术家,进行外事活动的政府官员及随员,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政府官员及驻华使馆工作人员……相较于北京地区的博物馆,除观光旅游者、专为学习知识、参观展览、参加剧院社会教育活动的普通观众外,国家大剧院具有其特色的观众资源,即那些在观看演出之余和工作之余参观剧院展览、参加社教活动的观演者、艺术家、艺术院团成员和进行外事活动的国内外政府官员及随员。这些观众中一大部分为外国友人,因而剧院就成为传递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参观剧院、观看展览,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加深了对中国的印象。由此,剧院在建院之初就注重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推广,2007年,国家大剧院在试运营期间,与文化部、艺术研究院共同举办了剧院的第一个展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一方面向国内外艺术爱好者传播中国文化,另一方面,更是切合剧院名称中的“国家”二字,向社会乃至全世界明确告知国家大剧院为中国的剧院,立足国家、立足民族,向关注国家大剧院的社会群体、艺术爱好者、世界其他院团展现了中国姿态。此后,剧院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相继举办《京剧神韵 百代流芳——中国京剧艺术大展》、《高山流水——古琴艺术展》、《兰苑芳鳌——中国昆曲六百年全景》、《感动羌魂 云影共生——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傩魂神韵——中国傩戏 傩面具艺术展》等艺术展览,并形成了“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等展览系列,持之以恒的向中外艺术爱好者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向人们展现东方文明。

    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剧院工作者们也努力向国内艺术爱好者们传播西方文化,使人们进一步走进艺术、感受世界不同地域的文化风采。自2008年起,国家大剧院相继举办了《今夜无人入睡——歌剧艺术主题展》、《世界著名芭蕾舞团展》、《约瑟夫·海顿的音乐生涯——乐谱手稿、图片、书信》、《纸上的舞台——第一届表演艺术海报设计国际邀请展》等展览,剧院工作者们通过与国外院团、艺术研究机构合作,举办了数十场普及表演艺术知识、传播西方文化的展览,使观众更广泛的了解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经过与国外院团、艺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剧院逐渐形成了“歌剧盛宴——世界著名歌剧节巡礼”、“漫步歌剧经典——歌剧节演出剧目展”、“古典音乐家”等系列展览,不断满足广大艺术爱好者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正如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和雨露,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交流与融合。国家大剧院作为首都的窗口,也在积极推动文化的交融。五年多来,剧院策展人们策划了《古希腊戏剧对歌剧的影响以及京剧之美》、《首届中国国际小提琴制琴比赛展》、《舞·影——国家大剧院芭蕾演出摄影展》等多项展览,在剖析东西方表演艺术的同时,引发观众思考、培养观众、熏陶观众。从而实现承接文化传统、兼顾文化创造,通过文化艺术的传播,改变人们生活,塑造城市文化新风尚。

    四、艺术生产的创作与文化创意的推进

    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一直为活跃北京文化市场、拉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而努力。五年来,剧院有效整合了国内外一批优秀的艺术资源,成功制作了30多部剧目,涵盖歌剧、京剧、话剧、舞剧等多个艺术门类。剧院艺术生产主要包括以下三类:第一类为经典剧目新制作,涉及剧目主要为音乐史上知名的西方经典歌剧,国家大剧院通过新一轮的艺术创作与加工,在吸收原有经典内涵的同时,从剧情编排、表演形式、服装道具、舞台美术等环节进行调整,将其变成适宜中国人观赏歌剧形式,如《图兰朵》、《艺术家生涯》、《塞维利亚理发师》等。以人们耳熟能详的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为例,剧院邀请中国作曲家郝维亚进行了最后3分钟的续写,为这部普契尼未完成的歌剧画上了具有中国风格的圆满结局。此外,在舞台美术和服装设计方面,也注重体现中国文化,改变了以往国外歌剧的舞台美术风格,将石狮、宫殿、石栏杆、宫灯、宫廷仪仗等中国元素融入设计之中,真正的将这部西方艺术大师创作的“中国故事”带回了中国,打破了观众们对西方歌剧的距离,让观众真正体味到这一“中国故事”。而在《艺术家生涯》这一西方经典歌剧中,舞台设计将中国798艺术区的厂房作为场景设计搬上舞台,使国外观众感到耳目一新,又使国内观众感到身临其境,拉近了中西方文化的距离,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实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交融与新生。第二类为剧院原创剧目类,此类艺术作品为剧院自行编写、创作的剧目。如京剧《赤壁》、话剧《王府井》、《简·爱》、歌剧《西施》、民族歌剧《运河谣》、舞剧《马可·波罗》等。在此方面,剧院人们注重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注重中西文化的结合,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以话剧《王府井》为例,讲述王府井百年沧桑,以王府井老街上的剧目生活串起了自清末到民国的一段历史。剧中体现了北京人爱国、奋进、包容、厚德的精神品德,通过演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强调正气之风,力求塑造城市品德。第三类为联合制作剧目,主要是国家大剧院和国外著名剧院合作制作,联手将西方经典歌剧原汁原味的搬上中国舞台。借演出之机,搭建国际交流的平台,为艺术工作者们提供与国外知名艺术家合作、学习的机会,为艺术爱好者提供感受西方文化、了解西方艺术发展状态的窗口,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设多元化、多维度的城市文化体系。

    国家大剧院艺术生产立足民族,注重对于中国戏曲、戏剧的创作及民族文化的传播;也注重东西文化的融合,促进文化新生。如以歌剧艺术形式讲述中国故事的《赵氏孤儿》,将中国舞蹈、西方芭蕾结合的舞剧《马可·波罗》,借鉴西方舞台表现形式,增强舞台效果及艺术感染力的京剧《赤壁》……这些都展现了剧院在艺术领域的探索与创新。城市的建设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文化机构的国家大剧院通过剧院人们不懈的努力,不断推出优秀艺术作品,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勃发,为推动城市文化添砖加瓦。

    五、开展艺术教育普及,提升公众文化素养

    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的趋向是从社会公众的愿望中反映出来的,而社会公众的要求也代表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趋向。文化机构的工作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向,适合社会公众的需求。“适合”不等于“迎合”,在各种信息涌入及市场经济强烈刺激下,中国文化市场出现的混乱化、低俗化的情况。通过艺术普及教育等手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重塑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提升公众文化素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城市成为了文化机构最紧迫的任务。

    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是剧院的主要社会职能之一,也是推动城市文化发展,提升公众文化修养的重要环节。知识的传递方法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博物馆主要通过其陈列讲解、举办讲座、出版学术刊物、开展幻灯、录像、电影等电化教育等手段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社会教育。国家大剧院在通过上述手段,开展多样化的艺术活动的同时,也充分发挥其自有的演艺资源、剧场资源,开展多元化的艺术活动。自2007年至2013年,国家大剧院开展艺术普及教育演出及活动5000余场,观众近300万人次,力求将剧院建设成为艺术普及教育的课堂和基地,成为社会公众共同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经过五年多摸索,剧院形成了常态化的艺术普及教育体系和“演与教并行,赏与析并重”的教学特色,“经典艺术讲堂”、“做文明有礼北京人”、“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青少年艺术普及教育演出”等项目逐渐成为社会教育的品牌性活动。剧院通过与艺术家、艺术院校的合作,通过多种形式与途经,利用自身的剧场优势,生动、灵活的传播表演艺术知识,拓展了艺术普及的受众面,并通过“做文明有礼北京人”等系列活动对广大市民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滴灌和感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传承、传播优秀的文化,丰富广大公众的艺术体验。

    结语

    文化不会被凝固于一点,它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全球化迅速发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不同时空、不同地域的文化在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多民族、多地域文化的融合与交汇让中国走向繁荣,也让国人看到了繁荣。立足本民族优秀文化则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核心,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发掘民族文化精髓,以民族文化为灵魂,吸纳世界他国文化精华,促进文化的萌发与新生。在融合与交汇的过程中,文学、艺术、科技都得到了融合与交汇,从而使中国文化得到了更全面、更快速、更完善的发展。国家大剧院充分发挥其文化资源优势,汇集各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一方面立足中国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另一方面也注重世界他国文化的引入与接纳,并通过原创艺术生产、展览策划、艺术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将西方表演艺术形式与中国传统表演艺术加以融合,从学术、实操等不同侧面进行探索、创新,完善文化产业链条,开拓文化创意产业新形式,促进文化的交织与融合,建设文化北京、文化城市,为北京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世界文化名城而努力。

    责任编辑:翁婷皓

    相关热词搜索:大剧院利用国家开发文化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