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论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论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时间:2019-01-29 05:40:3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在人地关系日渐紧张的今天,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文章试图通过对马克思的自然观的哲学解读,来探讨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并深入实际寻求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出路。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①在马克思来看,人与自然本质上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性表现在人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来自于自然并且只能在自然中生存和发展,因为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除了人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界,同样人的实践活动也受自然界得制约。
      人固然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但是人之所以成为类化的人,其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主要特点是人的社会性。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我们从自然界索取必须的生活资料,但通过何种方式来索取生活资料,采用什么样的手段,运用什么分配方法,却都需要人的社会实践的参与。如何协调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成为马克思考虑的重要问题,首先就是明确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人与自然之间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向导。
      二、我国的生态环境现况
      目前,我国正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世界上资源最为短缺、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资源、能源的消耗导致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长期演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但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科技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也在不断加强。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与自然的对立进一步强化,过度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人类活动事实上已经成为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只有把马克思以自然观为主体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合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使我国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依据马克思的自然观寻求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出路
      1.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制度。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不可克服的矛盾,而且指出只有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才能确保经济的顺利发展,他指出: “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②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异化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障碍。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其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所有制的优势在于使国家能够集中统一的协调各个生产资源,从而有效的配置我国的生产力资源,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所环境保护必须依靠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即依靠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的能力,实现资源有效合理的利用。
      2.增强社会和人民的环境保护观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决定人的生产实践,但是,人的主体意识同样反作用于人的实践,正确的认识可以更好的指导人的生产活动。增强社会和人民环境保护观念,培养生态意识才能更好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③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如果出现类似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意识,认为人可以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这种目光短浅的做法,必然以破坏生态平衡,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为代价。
      因此,人们应当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地方政府要转变观念,加强对经济发展的新认识。企业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 加强生态观念,建立生态考核机制。公众的环保意识有待加强,应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舆论监督等方式,使广大群众维护自己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充分提高人的主体意识,早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源于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和遵守,是资源实现循环利用,从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第二,加强科技含量,建立新型工业发展道路,逐渐摒弃高污染、高浪费的能源消耗,同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以便减少对环境的过分依赖。第三,增强创新能力和绿色消费的教育。我国是一个人均占有资源较少的国家,增强对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的教育,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循环和在生产,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另外,需要加强对公民的绿色消费教育,避免奢侈消费,宣传教育公民实现循环利用,节约使用,具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马克思的自然观不仅为我国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为我们指明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途径。马克思的自然观肯定人的主体能动性和自然的客观存在性的同时,也通过解决人与人关系来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就需要我国要不断完善制度、教育、观念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才会更好的实现我国的全面发展和伟大复兴。
      
      注释:
       ①②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自然观马克思当代价值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