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诗经·蒹葭》的文化解析

    《诗经·蒹葭》的文化解析

    时间:2020-03-18 05:26:1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中国人的爱情追求,由于受文化影响,本是一种含蓄,一种内敛。但在传统文化形成的初期,因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两性相悦,表现出一种直露,一种大胆,甚至有着“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追寻的执着。这种情况,在诗歌总集《诗经》里有真实的记载。我们就拿《秦风·蒹葭》为例来做一番探讨。

    一、《诗经》时代的文化格局

    《诗经》时代的文化背景是在多元文化的合力作用下而形成的。

    多元文化格局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就如同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外来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共存,结合,碰撞,就形成了一种多元的文化格局。在这样的格局里,人们除了有共同的传统文化做背景外,所接受的文化方式可能情态各异。人们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有不同的道德评判,这种不同,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在当代,尤以年龄阶层分化最为显著。

    这样的多元文化格局在中国的许多历史时期都存在过。最早是《诗经》的文化背景,是一个以巫官文化和史官文化为背景,多元地域文化并存的文化格局。

    《诗经》所记录的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这一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北方中原地区的社会形态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递嬗,巫官文化和史官文化合流,中华大地进入了她文明发展的儿童时期。所谓巫官文化,是中原地区原始巫术、宗教交融混杂的原生文化形态。从原始人到奴隶社会的商代子孙,人们生产力低下,无力抵御自身以外的所有灾异的侵袭,所以他们在冥想中有超自然的神祗在主宰着这一切。于是,他们举行祭祀活动与这些神祗们进行感情上的拉拢,企求神们不要降罪下来,希望神赐福于人间。这种敬畏鬼神、轻视人事等思想文化的特点,范文澜先生称之为巫官文化。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周代的人们已经发现人自身在历史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天意在随心所欲。这样,人的社会开始引起重视,人的地位得到提高,人的心灵引起关注。于是,史官逐渐从巫者中分化出来。史官们随时记录着国家的朝政大事和帝王君主的一言一行,成为后代统治阶级政治、思想、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伴随着社会文明而发生的史官文化强调历史的借鉴意义,注重人事生活,重视人伦秩序,倾注人文关怀等,被李泽厚先生称之为已经具有“一些自然发生的民主的和人道的精神”②。史官文化的“重视人伦秩序”,使得礼教在春秋时期的中国初露端倪,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开始确立各种礼仪典章,因社会分工而更加巩固父系社会体系,由父系又派生出君权、父权和夫权,从而开始了对婚恋生活,特别是女性婚恋生活的严格规范。

    但是还应该看到的是,巫史驳杂的春秋原生文化状态只是一个大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并存的还有各个诸侯小国的多元地域文化。春秋时代,历史跌宕起伏,各诸侯国互主沉浮。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下,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多元的。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尽管在有的地区已有了礼教的影子,但在有的地方还洋溢着一种生命的本真欢乐,人们,当然包括女性,仍在大胆地、天然地、自由地、舒缓地追寻着一种爱情的原始纯真。同时,在这种多元文化并存的时期,各种文化不能不有所渗透。暂且不说春秋以后的中国越来越被笼罩在严厉的礼教的束缚下,礼教文化占据了强有力的统治地位。只说在春秋时代的当时,所谓的初露端倪的礼教文化还深深被相对的“自由文化”所熏染。有两个明证:一个就是为了避免礼教实施过程中产生抵触行为的妥协政策——“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实际上造成了社会人行为的分野,宣告了对“自由文化”的退让;另外一点就是因为当时生产的需要,战争的需要,地广人稀,迫切需要繁殖人口,周代统治者不但不废除民间自由散漫的婚恋行为,而且还以政令的形式命令没有成家的男女在仲春三月自由结合,更为值得重视的一点就是,无故不执行政令者还要受到惩罚。这在《礼教·媒氏》中有明确的记录:“仲春三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家者而会之。”这个政令,排除掉了客观情况的无可奈何外,其实,实在是礼教文化对“自由文化”的邀宠。究其原因,不难看出,礼教还远远没有形成气候,还无法形成大一统的控制局面,这种“政令”,只是礼教文化对所谓的“自由文化”的无能为力的一种表现罢了。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诗经》,表现出的婚恋生活就具有了驳杂的特点。一方面有像《郑风·溱洧》里群南群女的戏谑和畅,像《郑风·野有死麋》和《郑风·野有蔓草》中的平民男女自由野合。另一方面,也有像《郑风·将仲子》里的想爱却又不敢,有像《秦风·蒹葭》中的执着的追寻。

    二、《蒹葭》的执着追寻

    《蒹葭》一诗不长,共分为三章,每章首句借景起兴。三、四句点明主题:隔河企望,追寻“伊人”;后四句描述追寻境况:一是道阻且长,二是幻像迷离,两者皆以“伊人”不可得为旨归。

    一个从一大清早就在大河边苦苦追寻的人,他欲和心上的“伊人”相见,并没有像“自由文化”中的男女轻松相约那样只须打声招呼“走,咱们去踏春去!”,而是苦苦追寻却不得见,这说明“追寻者”和“伊人”生活在礼教文化的地域内,礼教在二人中间幻化成一片茫茫大水,在二人之间造成阻隔,而且追寻非常困难。往上去,“道阻且长”,山岭阻隔,形成了重重屏障;小径盘山,需要攀登,“道阻且跻”;而且山和水弯环曲折,“道阻切右”。向下去,也有很远的路程,一会儿出现一个小渚,一会儿出现一个小洲,上不见河源,下不见入口,一条无际的长河,横亘在一个渺小的人儿面前,使其追寻目的不得达到。但这种礼教又不是强大到不可违背的地步,因为“伊人”总也能“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给人一种可望也能即的感觉,而不是那种千呼万唤却总也不出来,反倒让人较容易死心。“伊人”的“幻象迷离”,说明了礼教的薄弱。礼教只是刚刚结成的一个蜘蛛网,还没有形成森严的壁垒。也就是说,《蒹葭》所显示的礼教,是已开始成形,但刚刚初露端倪。

    有阻隔,更能激发追寻的勇气。古人一句话“愈来之不易的愈值得珍惜”。而“伊人”的宛然可视,则更增添了追寻的动力。于是,《蒹葭》在内涵上就有了执着的特点。这种执着表现在“追寻者”的行为上。从时间上来说,从“白露为霜”,又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时间上在推移,而“追寻者”在“溯洄”“溯游”地追寻;从地点上来说,无论“伊人”在水中央,在水中的小洲上,还是在水中的沙滩上,“追寻者”都在矢志不渝地试图接近。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我们所熟悉的《离骚》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是中国人的气质,是顽强灵活融为一体的开拓型精神。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这样的“执着”随处可见,反映在任何一个领域内。何止对爱情的追寻!

    张法在《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曾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议论:“在中国礼教的统治下,婚姻必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允许自由恋爱。因此中国文化的爱的情感,主要体现为夫妇的婚后之爱,别离的游子思妇之思。然而,礼教防范再严,自由恋爱还是一再发生。恋爱与礼教的冲突往往酿成悲剧。”③《蒹葭》开创了中国文化中婚恋生活的一个崭新模式。在以后的中国漫漫封建长河中,礼教的拘压,反抗的狂热,成了一种文化进步的希望,一个生命的亮点,支撑着人们走过凄风苦雨,成就了人们最终追求的幸福。

    注释:

    ①范文澜等.中国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②李泽厚 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③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田桂香,山东警察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诗经解析文化蒹葭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