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深爱,,真情,,美韵,,教铎

    深爱,,真情,,美韵,,教铎

    时间:2020-04-06 05:18:5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一、爱之深

    翻开《杨叔子槛外诗文选》,作者赤诚、深沉的爱意未加过多修饰地融成或隐或显的章句扑面而来。如

    “端阳专此悼忠魂,爱国忧民万古芬。九死求仁终不悔,擎旗坚信有来人。”(《七绝·端午书怀》)

    爱国、爱乡、爱亲朋故旧,情景兼备。融汇于《满江红·初回故里》:“卅六华年,蒙邀约,重回故邑。非梦幻,乡音亲切,往事历历:遐迩名山曾苦读,爽心秀岸留嬉迹;最爱是、夕照满城墙,霞波熠。梅州远,双钟奕;湖浩瀚,江无极。喜城街貌换,最堪寻觅。入夜亲朋争话旧,侵晨林叶红如涤。浴朝阳、放眼立矶头,东流急。”

    先生对夫人、对家人深深的眷恋,每发于词章:“奶奶春风长化雨,润我心田,细细苗苗育。我代全家来祝语,声声‘奶奶您辛苦!’”(《蝶恋花·拟杨易为奶奶祝贺70寿辰》上片)

    “险境同攀尘俗净,先贤共仰泽芳流。”“舟山碧水留明证,竹洁梅纯薄五侯。”(《七律·武夷山休假并赠辉碧》)

    叔子先生作为公众人物,不免有许多酬唱之作,但大多肝胆相许,不作浮词泛语,对师友、对青少年学生的切谊厚爱更是情见乎辞:

    “几番泪涌惊哀讯,一再心伤恸悼歌。”“一一依依存别语,明朝瑜苑景如何?”(《七律·伤逝》)

    “种播瑜湖边,德茂才翩,莘莘学子满堂贤。际会风云来日是,大树参天。”(《浪淘沙·为纪念我校“入文讲座”一千期、文化素质教育十周年而作》)

    “幼苗茁壮纷纷,风姿真个销魂。纵笔新词寄意,继承伟业新军。”(《清平乐·赠来访青少年朋友》)

    所有这一切,升华凝汇成叔子先生对华夏民族、对炎黄子孙的深情大爱:

    “如龙。扬子愿:家家富庶,代代繁荣”(《满庭芳·“长江三峡工程开工典礼”观礼感赋》)

    “地裂山崩正百天,举杯泣祭酹灾川。水云呜咽伤心事,兰桂芳菲奥运篇。多难兴邦循古训,重生浴火换新颜。暴风烈雨抟鹏上,敢负青天俯世间。”(《七律·北京奥运期间汶川震灾百日祭》)

    从诗教的视角,雪莱曾说,诗的想象力是实现道德上善的伟大工具,……这种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也如艾迪生所说,美是防止我们冷漠的措施。温家宝总理更强调爱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学校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对学生的爱,而且是大爱。叔子先生诗词中的“爱之深”正是当代极为可贵的诗教文化贝利珠。

    二、情之真

    诗人词家都以抒情性为诗的生命,抒情求美,述志求善,两者都以艺术之真为基础,成就了诗的真善美品格。叔子先生在这方面有执着追求,集中表现在对党、对领袖、对毕生从事的科教事业的深情、壮怀与赤子之心。

    “隆隆出荆楚,滚滚向幽燕。一样机迅车疾,奔聚大堂前。映日荷红天碧,放眼山高水险,壮丽景无边。慷慨古今事,终夜竟无眠。

    评五载,跨世纪,越千年。几多磨难,今朝华夏更巍然;湔耻迎回香港,偿愿功成巨坝,盛会里程篇。我必长征继,再上一层天。”(《水调歌头·乘38次车随团赴京参加党十五大感赋》)

    “盛世千秋,今朝颂,光辉岁月。君不见,大江东去,几多曲折?!漫说贞观难比拟,笑谈文景愉和悦;论康乾,闭国又锁关,焉同列?!”(《满江红-今朝颂》)

    上面是先生作为党的十五大、十六大两届全国代表在与会期间写下的对党的由衷赞歌。

    叔子先生对领袖人物满怀崇敬之情,但直接的颂歌并不多,而独特地表现在他对毛泽东的优秀诗词的仰慕,从而经常化用于自己的作品中,上例纵论历史上的三大治世与当代的比较显然脱胎于毛泽东《沁园春·雪》)。另如:

    “葛洲坝伟长江锁,巫峡云纤帝子衣。”(《七律·参观葛洲坝……有感》)

    “五百年间天地覆,忠魂血泪回萦。”(《临江仙·香港回归感赋》)

    “婵娟舒广袖,共舞舜尧天。”(《五律·双重佳节前夕抒怀》)

    “梦绕神州路。喜双临、平湖高峡,瘟君离黍。”(《贺新郎·喜寄友人》)

    “临川思往事,谁可主浮沉?奋越雄关险,迎来赤县春;”(《五律·纪念长征七十周年感赋》)

    先生谙熟毛泽东诗词,化用不下数十处,流露出诗人对领袖杰出诗才的崇仰与缅怀深情。此外,用不生僻的语典是先生诗词的重要修辞手法,这都与后要述及的先生关于当代诗词创作观有关。

    杨叔子院士对所悉心经营的相关事业充满激情与期待,写下了不少抒情言志、视角独特的述怀诗词:

    “科学春天好,欣欣万物苏。”“回眸伤浩劫,策马莫踌躇。”(《五律·全国科学大会喜赋》)

    “他乡情纵厚,报国爱无涯。学问朝朝做,文章页页加。”(《五律·赶写回国用讲稿,稍歇,外出观景》)

    “披星迎日忘情牵,信息迷人若悟禅。”“过隙白驹谁与比,还夸电脑快无边。”(《七律·赞微机信号处理系统研制成功》)

    “人文科学双飞翼,全赖马牛融道儒。”(《七绝·步韵和李锐同志赠诗》尾联。“马牛”指马克斯韦尔与牛顿)

    叔子先生诗词中发自肺腑的感恩之心无处不在,他把口头禅:“饮水务必思源,数典岂能忘祖。”化作了诗诠释:

    “慨对年华向古稀,从心所欲可相期?钟山育种源长在,赣水滋苗本不离;搏击一生黄鹤恋,腾翔五十自云依。何曾觉得桑榆到?犹是童心逐日飞!”(《七律·到武汉五十年感赋》)

    此诗序曰:“1952年10月19岁到武汉,至今50周年,已年满69岁了。我常讲:余生于湖口,转折于南昌,成长于武汉,饮水思源。”

    正如歌德所说:当他只是述说他主观的那一点感情时,还配不上诗人的称号;只有当他把握了现实的世界,并能加以表现时,他才算是一个诗人。叔子先生所竭力抒发的赤子真情,庶几近之。

    三、美之韵

    美感涉及多对审美范畴的和谐。这里仅就叔子先生诗词的风格审美略说感受。叔子先生诗词总体上倾向于阳刚、豪放、壮美。这在本文前面各节所引例作中可以强烈感受到其题材多为反映时代风云,抒发民众心声,感情充沛,主观性强,直抒胸臆,境界扩大,张力弥满,主体意象庄重大气,给人以崇高感。不妨再看一例:

    “深山咽,风呼雨急林泉泄。林泉泄,松涛怒吼,夜空雷裂。古今往事名山说,峰峦七二云霄接。云霄接,回飙吹散,洞庭飞雪。”(《忆秦娥·宿衡山灵芝宾馆,夜雨》)

    叔子先生也有较为婉约的词作,写得绮柔婉顺,但从不作伤春悲秋之无病呻吟,意象还是语言都是时代精神的杰出象征。因此,化用毛泽东诗词入诗,具有融合民族性、时代性与群众性的启示意义,运用得好,会增益诗味。诚然,这样的经验也可能会带来对创新意象的某些局限。

    毋庸讳言,叔子先生的部分诗词作品还存在一些可斟酌处。首先是题材比较局限;其次有些作品给人的感觉是质胜于文,说理

    抒情比较直白,通俗与美韵待兼顾。我自己在诗词创作中也遭遇到类似的困惑,以忝在相知,对虚怀若谷、平易近人的叔子先生也就直言无忌了。

    四、教之铎

    杨叔子院士幼承庭训,饱读诗书,对包括诗词在内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感情深厚。作为杰出科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他对教育本质理念和诗教有独到的文化视野与深刻思考。当代诗教正在走向辉煌:诗词育人不仅进入了《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而且通过中央六部委文件及随之开展全民性的《中华颂》诗词吟诵与《中华赞》诗词曲赋创作活动,开启了自1905年废除科举百余年来诗词教育作为国家行为的序幕。这中间,杨叔子院士在振兴当代诗教方面贡献卓著,尤其是倡导校园诗教当之无愧的旗手。收入本书的七篇谈诗教系列文章论述谨严、多有创新、自成体系,成为当代诗教的露布木铎,也奠定了杨叔子院士当代诗教理论拓荒者的地位。现仅略说其理论的创新之点。

    首先是从民族存在、延续、振兴的高度论诗教。叔子先生率先提出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继而提出走进中、小学和幼儿园,走进千家万户。他的关于“一个民族没有科技,一打就垮;没有人文,不打自垮;没有诗歌,就没有文化,也没有这个民族;基因会遗传,文化要传承,经典需诵读,诗教应先行”等宏论振聋发聩,突现了诗教在民族振兴中的使命感,是广大诗教工作者经常引用的至理名言。

    叔子先生谙熟经典,长于以科学人文融会贯通解读原典,从中华原典中抽象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变化观和本质观”概括出深刻的哲理:“和谐执中,近思远虑;自知自胜,自强不息;厚他薄己,耿义成仁;缘督为经,好道进技,薪火相传,不亡者寿”。叔子先生以大量诗词名篇佳章实证民族的原典精神和深邃哲理莫不在中华诗词中以艺术手法表达出来。这就从精神层面为当代诗教奠定了民族文化精髓借由传承、普及的理论基础。

    其次是从教育文化学与思维科学的维度论诗教。作为著名教育家,“绿色教育”理念与“育人”而非“制器”论的倡言者,叔子先生针对当前教育“重功利,轻素质”的教育片面性弊病,深刻指出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真善结合,科学文化教育与人文文化教育的结合才能避免培养“半个人”的失误;强调要重视“人文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人格教育,是教育中最为基础的教育。”这样才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叔子先生还从脑科学与思维科学的当代成就进一步指出:人文学科一般是形象思维,同右脑有关,是原创性思维的保证;科学学科一般是逻辑思维,同左脑有关,保证思维的正确性,人的大脑是整体,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不可分割。叔子先生以渊博的科学造诣和人文素养用大量实例,前无古人地论证了中华诗词“是人文,也是科学”,从而在思维与知识的层面上夯实了当代诗教的“绿色教育”理论支撑。

    其三是从科学辩证方法论和科学与人文汇通的角度论诗教。叔子先生作为科学家诗人,尤为擅长以分析、归纳、抽象、实证等典型的现代科学辩证法来考察中华诗词、诗论和诗教。叔子先生不仅科学地论证在知识层面上,中华诗词是人文,也是科学;更从方法论方面抽象指出文学、诗词与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都符合“字少、式合、韵美;情真、味厚、格高”的标尺;都是形式、内容与思想三者的和谐统一;都遵循从特殊抽象成“模型”以反映一般的方法论。更进一步从大量诗词经典名作中分析、归纳、论证中华诗词的“四美”品质:“中华诗词的形式、内容、思想与意境互相联系,彼此渗透,形成整体,不可分离。”从而达到与优选科学成果同样的“求真、务善、完美、创新”的文化高度。叔子先生还提出“中华诗词发展观”,在重申民族性、时代性与大众性的同时,强调了科学性:要“吸取科学营养”;并以“一不违律,二有诗味”为作品的基本艺术要求。“四性”发展观是叔子先生“中华诗词是人文,也是科学”论的自然延伸。《解语花-春节赏梅感赋——献给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喜“惠更斯”号登陆感赋》、《观<再说长江>大型纪录片兼赠新同学》等诗词作品可看作是叔子先生对所主张的中华诗词发展观的艺术表达。

    叔子先生擅长于对中华文化原典作科学、人文汇通解读,指出“中华民族原典中所揭示的精神世界的有关重要结论,同现代用大量科学研究与实验所得的结论那么惊人地一致。”叔子先生对传统经典诗论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在多处作出科学解读。揭示了诗对入的外部功能作用;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命题作了和谐哲学与科学发展观的解读,进一步联系德、智、体、美教育方针,结合梁东先生的诗教十字功能说,把立足于中华诗词人文与科学相融论的中华诗教“陶冶感情”、“启迪智慧”两大基本作用衍伸、具体化为“立德、启智、健心、育美、燃情、创新”的诗教十二字功能说。从而从科学辨证方法的层面上为当代诗教廓清了认识论方面的重重迷雾。

    《杨叔子槛外诗文选》的出版是当代诗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相关热词搜索:深爱真情教铎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