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基于图景交互的思维生成流程研究

    基于图景交互的思维生成流程研究

    时间:2020-04-06 05:20:0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图景是视觉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形景象的变换必然触动更多的思维活动。设置基于合理规则的图景交互引导范式,让参与者在基于规则的图景交互中,得到启发,主动生成新思维。本文在此目标下初步探索了个体信息生成的流程设计。

    关键词:图景;互动;思维生成;流程

    中图分类号:G471

    1 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术界对人类思维基本形式划分主要以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为主,不同处在于不同研究者在基于上述两种划分中又提出了第三种思维,或是补充了两种思维中的其中一种。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提出了“空间结构思维”与“时间逻辑思维”两种思维[1]。但是在图景交互,思维生成这一方面具体领域,他们没有具体的论述。鲁道夫·阿恩海姆最早提出了“视觉思维”的概念[2]。美国动物科学家、著名自闭症患者天宝·葛兰汀(Temple Grandin)在其著作、自传电影自闭历程(在图像中思考) 以及她在TED演讲中讲道:“我用图像进行思考”[3]。

    2 研究的必要性

    思维生成的研究涉及到信息生成、技术进步,文化发展,哲学引导相关领域。属于上层建设的研究,它的研究成果与方向直接与我们的文化发展,哲学成果紧密相关。我国高校文科统编教材的《思维心理学》中重点讨论的是逻辑思维。图景思维论述较少。钱学森将思维划分为形象(直感)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三种,其后又说:我从前提出的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是一个,即形象思维,灵感、顿悟都是不同大脑状态中的形象思维[4]。钱氏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钱学森之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做大量的研究。

    3 研究的方向

    3.1 基于信息论的思维认知研究方向

    信息的产生,就是思维的产生。思维的生成,必然需要信息元素的构建。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六大途径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情觉。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所作的实验表明:人类大脑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来自所有其它感觉通道(包括触觉、动觉、嗅觉、味觉等通道)的信息不超过6%。通过上面的数据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基于图像的思维认知则是当前人群思维研究的主要方向。

    3.2 基于信息发展的线性顺序来研究思维的线性特点

    从人类先人的肢体动作,工具的创造,壁刻的创造,甲骨刻痕,文字的发展,印刷术、造纸术的发明,到电报、电话、电视、计算机的发明,这些所有的过程中,视觉信息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简述视觉信息的本质,应该是图像信息。人类思维历经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信息产生的流程变成了时间浓缩状态下的信息排列,思维生成的过程成为图像信息的线性排列。

    3.3 个体聚集致使语言必然产生

    图像信息思维发展的同时,声音信息思维也快速成长。大量个体的聚集,大量图像的线性排列,已形成大量信息,形成大量线性思维模式。为了取舍、利益,个体聚集时交流是必然发生的。图像交流的高成本迫使肢体动作与声音有了普遍意义。这种普遍的动作与声音具有了特定的意义,语言雏形便产生了。此时,语言与当时大量图像思维的结合,形成了一个体系,诞生了基于一定语音与动作数量的语言。大量的图像思维与语言如同染色体,螺旋缠绕,互相发展。

    3.4 语言的交互作用促进了空间动态思维的发展

    基于“图像就是语言,语言就是简化的图像”这一命题,本文提出了“语言交互促进空间动态思维生成”即“图景交互,思维生成”理念。

    4 研究方法

    4.1 分解图像思维,生成线性思维流程

    (1)原始世界中的图像元素。建立人类个体对物体的初步视觉影像。

    (2)图像元素的概念。跨越时空,实现个体汇集,交流需要统一的标准,必须形成统一认识,最终成果是语言。

    (3)独立图像的区分。在众多图像中能准确区分出一种一个图像,或者一个物体。这是个体对物体属性有相当数量掌握时才能做出的行为。对于物体的多个属性的掌握其实就是以物体多个图像的相互联系,即有多个图像时,把其中的多个有关联的图像放在一起,简单来说就是归类,归类就是把有联系的多个图像放在一起。最终是在大脑中把这些图像线性排列在一起。

    4.2 静止图像空间思维基础上生成动态图像空间思维

    (1)图像自身状态与属性的变化引发的空间思维[5]。

    (2)多个图像之间的交互动态关系引发的空间思维。

    动态图像空间思维的成果应该是推论、结论。即得出结果的思维必须有多个图像或图像序列作为参数,才能形成空间思维的解答。

    4.3 线性空间思维与动态空间思维交互

    幼苗与阳光、水分,土壤,温度的结合,目的是促进幼苗的茁壮成长。幼苗的成长图像序列是一种线性思维,结合了四季的水分,土壤,温度则结合了动态空间思维的图像序列。这种研究目的是控制思维与结果的有轨迹发展。

    4.4 动态空间思维与动态空间思维的交互

    线性空间思维与动态空间思维交互阐述中已经描述了结果的控制,而在其更高层次之上的动态空间思维交互。则要求了空间图像数量的极限,以及空间图像属性极限的完全掌握。例如我知道了小麦了所有基因属性,知道了苹果的所有基因属性,那么我们就会让苹果自己长在小麦的包裹口袋里,需要时取出来即可食用。如工厂化无土栽培蔬菜,7天就能上市,这已经是对这种思维的完美实践。

    5 研究实践

    本文最终要将倡导的理念以实用的方式展示出来。针对的人群是所有人群,设计的产品是思维导引课程。下面思维生成课程的设计思维做了如下规划。

    5.1 课程基本要求

    为了做好教材的编写,开发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编辑课程的目标是什么;怎样证明达到了培训目标;为了达到目标要做什么学习活动;还要知道什么。

    (1)内容要采用生活中大量实用的案例,生动而贴近生活,体现趣味性,知识性,经典性。即设计成“水果布丁”[6]。

    (2)导言,目标,目标分解,目标扩展,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程控制,评价,支撑材料,反馈等形式框架要健全。

    (3)核心环节的载体是任务式驱动式活动,让参与者在任务活动中感受真实的情感体验,以加深印象。

    (4)思维生成的核心技术是 “图景交互,构建新思维”。

    (5)以特色鲜明,生动准确的评价奖励活动参与者,便于学习兴趣的持续。

    (6)教程设计要求风格统一,界面美观,语言友好。

    (7)课程以网络教材形式,按照单元编写顺序。

    5.2 活动的设计原则

    (1)课节中,以4到8个交互画面为宜,每个画面的交互时间以2-5分钟为宜。

    (2)遵循“针对个体”原则,甄选学习内容。

    (3)通过个体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气质鉴定,指导个体的学习方式。

    (4)在问题分解后,再次针对个体进行分层设计问题。

    (5)问题的设计要简单、明确。

    (6)让参与者的思维反馈存留下来。

    (7)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

    (8)对于系统自身或者学习者都要及时反馈结果。

    (9)培训流程及结果的神秘性,好奇是学习探索的动力。

    (10)问题的数量与学习模式不必刻意追求完美

    (11)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流。

    5.3 思维训练的基本流程

    在本教材设计中,思维训练的基本流程为:图像构图—基本形状—文字构建—形成语音—语音引导的新思维生成。

    (1)先把图景元素任意排放,让他们把内心美好的图景构画出来。构画的画面符合已设定的多种逻辑图景之一时,就播放准确的朗读,让他们感受成功。

    (2)展示出图,展示文字。让学习者把字放到对应的图上去,让他们的思维逐渐按照人类思维的发展历程来发展,让他们把图像与文字联系在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字与图景结合,概念与现实要融合。

    (3)图形、文字与语音的关联。展示出图像,然后在互动中通过语音来认识图,建立学习者与自然界现实情景的联系,辅以语音来巩固原始的交流技能。

    (4)播放语音,让学习者把理解的语音用文字序列排列起来。建立学习者符号思维的习惯。

    (5)文字序列的排列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训练,使用语句排列的不同方案就是对不同图像的排列。不同图像的排列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种生活场景,这种生活场景是主动构建的,渗透了我们的意志在里面。所以,语言的文字游戏不仅仅是对空间的重新设计,也是对自己思维的全面解放。

    6 创造性思维的诞生

    创造历来就有,但系统,专业研究“创造”的人及其著作并未出现。 “钱学森之问”,是深刻的教育反思,是一个标志性的问题。这一标志性问题的浅层表象答案是指“创新思维”,深层问题是“创新思维”的生成过程即环境缺乏。所以,奠定“创造”理论,促生“创造”学科,发行标志性的著作,创造学才可以说诞生了。本文以信息论基础,分解思维,返回原点,重新构建图景印象,图景序列,模拟思维语言生成流程,再度以原有思维生成模式,通过加入新图景要素,实现交互,再次构建了更高层次的思维,促进了思维创新。并以此理论设计了网络图景交互思维生成课程,对创新思维生成做了一定的研究尝试。纰漏诸多,唯求一得。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Grandin,Temple.Thinking in pictures:and Other Reports from My Life with Autism.Vintage.1996.ISBN 0-679-77289-8.

    [3]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7.

    [4]钱学森.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全国首届思维科学讨论会上的发言.1984,8.

    [5]吴吉祥.生成作文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

    [6]侯金强.信息技术环境下主动学习的新探索[J].科技资讯,2009(05).

    作者简介:侯金强(1976.12.25-),男,甘肃兰州榆中县人,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硕士,教师,培训师,研究方向:WEB数据挖掘,图景交互思维生成的理论及相关E-LEARNING系统的设计研究;李宗千,教师,研究方向:基于图景交互的英文版E-Learning系统设计。

    作者单位: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榆中工作站,兰州 730100;榆中县第一中学,兰州 730100

    相关热词搜索:图景交互生成思维流程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